梦想这种事,是不能胡乱说出来的,你的梦想要是什么靠谱的事儿,比如一间房一条狗,不愁吃喝,没事就晃荡,是会被人说胸无大志的。
可要是说什么梦想是当科学家、太空人什么的,自己又完全没概念。
还有一种就是老周这种,他的梦想具体是个啥,连他自己都不知道,他就是觉得很多事不应该,结果临到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。
钟明识人的眼光不错,各种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,虽然人手还是不够,但谁都能看得出来,一切都正走在“专人管专事儿”的正轨上。
老周管的是教育和宣传,宣传还好说,有个叫卢照辉的年轻人很合老周心意,做事也有条不紊,帮他分摊了很多工作。
但教育这事却不太好说。
钟明给老周定的调子是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,课程分四门,语文、数学、物理和道法。
刚开始老周确实是这么安排的,可很快就发现了一堆问题。
最要紧的事就是,大部分的人学这些东西都没用,生活和工作中根本用不上。
老周调查后发现,农民的孩子读书也不过是为了去当个工人。
钟明名下只有一个工厂,经过这么久的发展已经变得很大,因为麻子发觉到自行车部队的机动性,将会在未来战争中取得绝对的先手优势,所以在源源不断的给工厂下订单。
然而,这是标杆性工厂,标准的八小时工作制,员工楼、家属区等福利设施很完善,工资也超拔脱俗。
钟明可以不要效益,别的工厂却不行。
一个工厂是消化不了多少工人的。
南区赋税再多也供不起几千万人的高标准生活。